开元游戏(中国)有限公司欢迎您!

首页 > 新闻动态
杭州彻查环保系统腐败涉及13个区县90余人
作者: 时间:2014-03-02

杭州彻查环保系统腐败涉及13个区县90余人

“终于要结束了。”杭州纪检系统一位人士说。一年来,查办杭州环保系统腐败案,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时间,“最忙的时候,几乎要天天加班”。

从杭州市环保局到以下区县分局,从机关单位到带营利性质的杭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从2006年6月至今,杭州所辖属13个区县市中,除萧山区、淳安县外,几乎各地环保官员均遭纪委谈话。

南方周末掌握的材料显示:窝案涉案九十余人,目前追究法律责任者23人,其中杭州市环保局系统处级党员干部5人、区县环保局领导9人。

《南方周末》记者吕明合发自杭州

◆  灰幕渐启

“要死大家一块死么!”人人自危一年后,杭州上城区环保局局长任蔚彬被捕时搁下的这句狠话,像是谶语,在杭州环保系统盘桓笼罩,挥之难去。

上城区环保局原局长任蔚彬是揭开“潘多拉盒子”的第一人。2006年夏天,任因受贿被人举报,被杭州纪委双规,7月1日,旋遭刑事拘留,成为杭州环保系统第一位落马官员。

任蔚彬为自保,检举揭发了杭州市环保局污染控制处长孙波收受杭州绿园油脂有限公司副总潘怀玉贿赂案。41岁的孙波在调任杭州市局前,在上城区环保分局前身上城区环保管理站工作。他的另一个关键身份是介绍绿园公司行贿杭州各区环保官员的掮客。

绿园公司是由杭州著名的全国日化行业重点骨干企业东南化工厂全资设立。它获环保局独家授权,从全城废弃的泔水油中提取工业用油脂,作为肥皂所需的重要原料。

杭州市环保系统人员证实,身为市局污控处长的孙波与该局办公室主任严张良、西湖分局局长戚文娟等过从甚密,经常一起喝茶、搓麻将,以致麻将之风在环保系统竟成了重要的交际手段。经常下基层的严张良更将这一“经验”带到下属各县,在“修筑长城”的过程中建立亲密关系。

巧 合的是,杭州市环科院与任蔚彬曾任职的原拱墅区环保处(拱墅区环保分局前身)同处杭州市德胜路218号。2002年调任上城前,任蔚彬曾在此与杭州市环科 院院长潘骏同楼相处1年多。杭州市检察系统人士承认,正是这种错综复杂、盘根错节的关系,让这些官员相互介绍、彼此感染、又彼此熟悉。

任被捕后不久,杭州市纪委一位人士证实,潘骏也因涉嫌贪污遭刑拘。由二潘和孙波入手,杭州纪委开始揭开环保系统隐蔽多年的黑幕。

◆  危险的“环评协作费”

“环保产业中不正当的交易行为和商业贿赂问题,是影响环保系统和环保产业健康发展的‘毒瘤’。要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去年3月25日,杭州市环保科学院院长潘骏在全院反“商业贿赂”会议上发言,两月之后,声尤在耳,他已身陷囹圄。

“这是他自己最好的注脚。”承办潘骏案的一位人士表示,作为杭州环保系统“大崩盘”中的关键人物,正是潘领导下的环科院及其下属单位的“环评协作费”商业贿赂,才将各区县的环保官员们一一覆没。

按环保法规定,建设污染环境的项目,涉及污染的企业开办、合并、扩建、转让等,均需经环保部门的审批。而审批前,则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作为市环保局的直属单位,环科院从事的恰是营利性很强的环评工作。

拱 墅区法院的判决证实,潘骏到任之时,环科院每年业务量只有二百多万元。为抢占环评市场,潘骏打破市场给“中间人”10%-20%的惯例,亮出30%的高额 回扣,名曰“环境影响测评项目协作费”(简称“环评协作费”)。这些费用,大多以现金、转账或工资方式给付于环保机构。

高额回扣很快赢得青睐。各区县环保局纷纷将各自审批的环评业务推荐给杭州市环科院。环保局既是审批者,又是介绍人,需要环评的企业不得不乖乖服从。

杭州环保系统行政权力的支持,很快兑换成了金钱。潘骏主政5年间,环科院的环评业务量一路飙升。2002年是四五开元游戏,到了2005年便已创下2400万元的纪录。环科院投桃报李,为此返还的“环评协作费”高达740多万元。

杭 州市环保局一位老干部说,潘骏因“政绩斐然”“能力突出”,多次被杭州市局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务工作者。2003年, 市局系统曾盛传潘将成市局副局长候选人,但终因举报太多作罢。“环评协作费”一度成了环保系统员工福利的主要资金来源。“整个系统都是这么做的。”任蔚彬 在其反省材料中说,“环评协作费”是公开的秘密。“单位到我们这里来做审批,一定要提供环境评价,我们会推荐一些环评单位,环评单位再给我们一定比例的返 还。”

任蔚彬承认,仅2002年到2006年,在其授意下,上城环保分局收取的“协作费”一项就有近56万元,这些钱均被纳入小金库,用于职工福利。

南方周末记者掌握的多份判决显示:在桐庐,2003年至2006年的45.5万元“协作费”则被“局领导班子”以奖金名义私分。桐庐县环保局副局长袁志良被捕后供认,前局长洪谢芳退居调研员、原副局长郎开元游戏扶正后,洪仍得以“副职”标准继续分享,分到奖金8.3万元。

在临安,环保局副局长万加连为杭州市环保技术咨询服务中心介绍业务,获赠6万元。

在富阳,杭州环科院同样向市环保局项目开发科长王永平许以30%的回扣。2001年7月至2002年7月,杭州市环科院在富阳仅承接了约30万元的环评业务,王拿到8.49万元的回扣。

◆  “泔水油”工作经费

今年10月,杭州市环保局监察室副主任陈玉兰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环评收费返还问题上,局党组也早有发觉,但没有具体办法,导致各环保分局干部职工互相攀比福利待遇,形成极坏的风气。”

利用职权收受回扣、私设“小金库”发放福利的做法因此一度泛滥。杭州绿园油脂有限公司的“泔水油”工作经费是各级环保局“小金库”的另一笔固定收入。

知 情人士回忆称,2002年5月,杭州市发布《加强废弃食用油脂管理的通告》,决定将杭州餐饮业每年三千多吨的废弃食用油脂纳入政府的统一管理。为此公开招 投标企业,授予其在市区独家回收加工的权力。要获得此项目,直接掌握污控管理权的杭州市环保局污控处长孙波正是关键人物。

事 后证实,潘怀玉与东南化工厂董事长陈培元仅以2.7万元和一只价值4000元的三星手机,就获得了孙波的鼎力协助。在激烈的竞争中,拿下了独家经营权,并 为此成立了杭州绿园油脂有限公司。在此期间,孙波“有求必应”,“他们想到的,我给他们办好,他们没有想到的,(我)帮助出主意协调处室和部门积极办 好。”孙波在反省材料中说。

2003年,绿园公司被正式确定为杭州市泔水油回收单位,因泔水油回收需各区环保分局协作,孙波为之引线搭桥,绿园公司于是给各区环保分局准备了每季度1万元的工作经费。这些“工作经费”,同样进入了各分局“小金库”,用于职工福利。

◆  没有监督的“生态补偿专项资金”

更大的漏洞在于生态补偿专项资金(包括“环保补助资金”)。

2005年6月,杭州市就专门下发文件,在市财政已安排数年的1.5亿元专项资金基础上,新增5000万元,用于补偿重点排污单位治理污染源及环境污染。

但高达2亿元的专项资金,设立伊始,审批权就一直缺乏有效监督。这笔钱安排给谁、安排多少,全由环保部门自己掌握。在多份南方周末记者掌握的司法材料中可见,在七八年内被环保系统官员频频以虚报项目手段,任意支取。

任蔚彬在反省材料中说:“比如我们给你安排5万元专项资金,你能不说给我们单位搞个一万元钱的福利,也不是说一定要从专项资金里(出),一般来讲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都肯的。”

2001 年,时任拱墅环保处处长的任蔚彬支付中大铝业公司环保补助资金5万元,但企业很快将其中2万元送还作为拱墅环保处员工的奖金,而任则另获得1万元。当年下 半年,任蔚彬以虚报治污项目的手法,从市环保局再次支取了5万元。这笔钱打入了杭州现代汽车维修公司,最后仍由任与职工共同瓜分。

另一种手段看起来更为大胆,但依然没有任何障碍和风险。

2005 年下半年,桐庐凯幸石雕工艺有限公司经洪谢芳授意,伪造“杭州凯幸石雕工艺有限公司”公章,由桐庐县环保局前局长洪谢芳出面向孙波与杭州市局办公室主任严 张良申领环保补助资金。孙、严两人在明知其申请报告内容造假,而其他应该具备的材料都不完备的情况,仍向其发放了28万元环保补助资金。这些钱,洪分得6 万,严获5万,孙波2万。

除了环保补助资金,孙波在负责安排监测补助资金、备件库补助资金过程中也大胆作弊。下城区法院认定,孙与杭州环保成套工程有限公司经理杨东涛预谋,通过另寻单位走账方式,违规向该公司发放补助资金70.26万元。杨则分批回馈孙16万余元的钱物。

在 余杭区,环保局长陆寿良被控滥用职权,明知蔡氏纸业公司的生产线不符合补助条件,仍以提前关停和搬迁生产线的名义,发给该公司环保补助资金95万元。同 时,陆还为多家污染企业寻求环保补助资金,从中受贿7.7万元。余杭区环保局分管污染控制科的副局长俞掌兴,则收受多家区控污染企业贿赂14万多元、欧元 2000元。

2007年10月26日,52岁的杭州余杭区环保局原局长陆寿良,因涉嫌滥用职权、受贿18.1万元,在余杭法院大法庭受审。余杭各机关主要负责人全部就座,在前同僚的忏悔中,接受“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

4天后,同一地方,陆的副手、余杭环保局副局长俞掌兴因涉嫌受贿再次受审。

时至开元游戏(中国)有限公司,此起彼伏间,这场历时一年的大规模整肃趋向结束。

然而,恶果已然种下。2006年9月,杭州市在整个浙江省年度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处于末位。此前的5月,杭州市直单位综合考评71家单位中,杭州市环保局位列倒数第一。

(本文所述事实均依据相关法律文书)

民时评:90多人,触目惊心的环保系统腐败案

一 年来,查办杭州环保系统腐败案,占据了杭州纪检系统大部分的时间。从杭州市环保局到以下区县分局,从机关单位到带营利性质的杭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从 2006年6月至今,杭州所辖属13个区县市中,除萧山区、淳安县外,几乎各地环保官员均遭纪委谈话。材料显示:窝案涉案90余人,目前追究法律责任者 23人,其中杭州市环保局系统处级党员干部5人、区县环保局领导9人。

“90多人,触目惊心!”这是一名网民的感慨。诚然,这又是一例窝案,拔出萝卜带出泥,一拎贪官就是一串。在涉案人数令人震惊之外,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这起腐败案件发生在环保系统。这不禁令人寻问:一向以清水衙门示人的环保部门何以产生如此严重的群蛀现象?

当 前时代,环保是一个沉重的时代命题,环保部门肩负着我国的环保大业赋予了环保部门必须有所作为的巨大使命,但许多基层环保部门有心无力,诚如业内人士所 称,“基层环保局这个猫呢是地方政府养的猫,它这个猫能不能捉耗子,捉几只是由政府部门说了算,不是环保部门说了算。”此言非虚。在当前的体制架构下,基 层环保部门由于人财物的掣肘,“仰人鼻息”似乎难免,关键时刻往往很难有所作为。在这一情境下,有论者纷纷呼吁,目前急需环境执法和监测系统的垂直运作, 环保部门应垂直管理,应赋予环保部门强有力的执法权。

其实,权力的品质关键不在权大权小,不在权轻权重,而在于手握权柄者是否干净,有无贪腐,是否善待、善用权力。杭州环保系统腐败案,就为我们呈现了这一鲜活的负面标本。

环 保部门即便不是炙手可热,不是权势煊赫,也拥有“制胜法宝”——“环评协作费”。按环保法规定,建设污染环境的项目,涉及污染的企业开办、合并、扩建、转 让等,均需经环保部门的审批。而审批前,则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此即众所周知的“环评”。通过“环评”大发不义之财,这也成为杭州环保系统贪腐者屡试不爽 的牟利路径。

此外,在“生态补偿专项资 金”上,这些蠹虫们更加肆无忌惮、恣意染指。杭州市财政划拨2亿元,补偿重点排污单位治理污染源及环境污染。如报道所称,高达2亿元的专项资金,设立伊 始,审批权就一直缺乏有效监督。这笔钱安排给谁、安排多少,全由环保部门自己掌握——在七八年内被环保系统官员频频以虚报项目手段,任意支取。

值得追问的是,杭州环保系统腐败案为何涉案人数如此众多?原因很简单,他们已经形成了息息相关的利益联盟,一是贪腐官员们在利益面前,“相互介绍、彼此感染、又彼此熟悉”。二是一些环保部门负责人,把非法牟取的钱财纳入小金库,用于职工福利。

由 此可见,权力再小,在弱势的企业面前,也具有合法伤害的天然优势,只要握有权柄者心术不正,就必然导致权力滥用。权力如果失去监督,就会持续走向恶性膨 胀。而且,当利益共同体一旦形成,就会滋生为“圈内人”所共同遵循的潜规则,在潜规则的支配下,群蛀现象会一发而不可收拾,产生负面影响。

该 如何避免权力的变质和腐化?只有在阳光下,权力操作才没有阴影。“在阳光下运行”是指权力运行的每一个环节——权力的设置、权力的操作、权力的制约监督, 以及权力机关及其人员权力行为的施发,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没有不为人知或失去制约的暗角或死角。对待权轻的部门如此,对待权重的部门亦是如此。惟有运 用监督手段降伏权力这头猛兽,握有权柄者才不敢胡作非为。